“月 ”在劇中所代表的意象
電影一開始出現的月亮比平常來得大,而且每次出現都有變大的傾向。
宮崎駿導演說,這是地球生態失去平衡、面臨滅亡危機的預警。
而在劇中,海面上升、小鎮淹沒於大水中也是由於月亮接近地球後的引力所造成的。
但月亮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於此。
月亮自古以來便是女性的象徵。
這也是為什麼ポニョ的媽媽グランマンマーレ總是在月圓的夜晚出場。
此外,也有人說月亮能影響人的精神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會在滿月的夜晚自殺。
與“夏目漱石”意外的相關性
據說宮崎駿導演在完成「ハウルの動く城」之後,終日研讀夏目漱石的作品。
而這也意外地影響「崖の上のポニョ」這部作品。
漱石的『三四郎』『それから』及『門』三部曲的主角叫“宗助”。
且宗助就住在「崖の下の家」。
雖然兩者字不一樣,但由於念法相同,
因此有人推斷ポニョ得主角“宗介”其實是來自於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宗助”。
“海浪表現”
在這部作品中,宮崎導演特別著重在監督海浪“如生物般”的表現。
作品中海浪就有如巨大的水魚般排山倒海似的席捲而來。
然而,卻只有小孩子才能看的見巨大的魚,一般的大人看到的只是普通的滔天巨浪。
在此,宮崎駿導演再度發揮了トトロ的精神。
換句話說,只有單純的小孩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質。
而這也是導演在創作上始終如一的一貫理念。
而這也讓宮崎駿成為繼葛飾北斎之後,對海浪表現最無微不至的人。
對“拉麵”的堅持
在宮崎駿導演的作品中,時常會出現許多美味的食物。
如ラピュタ的荷包蛋、千尋得天丼或紅豆包子、御飯糰、
ハウル的火腿蛋等。
而在這部電影中佔重要角色的便是リサ為宗介及ポニョ泡的泡麵。
據說宮崎駿導演原先想畫的是上方放了菠菜的泡麵,
但因成果不甚滿意,而改成了蔥。
而ポニョ在吃泡麵上的火腿時,是從下面那片吃起而非上面那一片
據導演表示,這是由於下面那一片吸收了湯汁且較熱、較好吃的緣故。
從這小小的地方也可看出導演的細膩與用心之處!
“Gladiolus”(劍蘭)所代表的意涵
在劇中,無論是宗介所上的“ひまわり園”,或是隔壁的“ひまわりの家”中皆開滿了Gladiolus。
Gladiolus的花語為「熱戀・回憶・努力・忘却」
帶有如此多含意的花還真是不多呢!!
據說這部電影當初在做美術設定時,導演堅持要讓Gladiolus出現在劇中。
無論是ポニョ的一股熱情衝勁,抑或是宗介面臨考驗時所做的努力等
在電影中所有事件彷彿像一場白日夢般,隨著事件的落幕而終焉,
一切回歸到日常生活中依舊地運作…
而在在旁守候這一切的便是Gladiolus。
“沒入水中的城鎮”再度出現
宮崎駿導演的作品中時常會描寫到沒入水中的城鎮。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出現在「ルパン三世 カリオストロの城」('79)最後一幕的羅馬城鎮,
以及「パンダコパンダ 雨ふりサーカスの巻」('73)中被大雨所淹沒的城市。
而這回宗介與リサ所居住的市鎮也同樣被水給淹沒。
上述場景的共通處就在於所描寫得皆是被清澈的水所淹沒的城市,而非混濁的水。
導演所要描述的並非被水淹沒的悲劇性,而是喚起觀眾兒時在非日常性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興奮感。
資料參考:http://www.ghibli.jp/ponyo/press/keyword/